報告定義的環境因素較為廣泛,既包括空氣污染、水污染、土壤污染、氣候變化、接觸化學品、受到紫外線輻射等,也包括一些社會環境。這些因素會導致100多種疾病和損傷,包括中風、缺血性心臟病、癌症、慢性呼吸系統疾病、腹瀉和新生兒疾患等。其中中風和缺血性心臟病每年造成的全球死亡人數較多,分別為250萬和230萬例。

在年齡方面,環境因素對兒童和老人影響最大,其中5歲以下和50至75歲人群受害最深。報告指出,通過改善環境,每年有170萬5歲以下兒童和490萬50歲至75歲成年人的死亡可被預防。

 

「如果國家不採取行動創造有益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環境,將有數以百萬計的人生病和過早死亡。」世界衞生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(Margaret Chan)表示。

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在環境引發的疾病方面負擔最重,其中東南亞每年有380萬例死亡與環境有關,西太平洋有350萬例,非洲有220萬例。但高收入國家在環境引發的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方面也有較重的負擔。

這些措施可減少因環境帶來的人口死亡和經濟損失。例如經過估算,台灣2000年因空氣污染造成的健康損失佔當年GDP的2.4%至4.9%;若使用更清潔的燃料,則有望在2010年減少200至1100個因環境因素導致的早產兒死亡案例,並減少相關疾病的發病率。

 

本文獲端傳媒授權轉載

內容來自債務協商YAHOO新聞

 

對於城市發展和環境改善是否矛盾,報告還提到巴西庫里奇巴市(Curitiba)的經驗。該市人口在過去50年內增長了5倍,但空氣污染低於許多其他快速發展的城市,且預期壽命比全國平均水平多2歲。報告認為,這是因債務協商為該市投入大量資源改造貧民窟、回收廢物,並改善公共交通系統,鼓勵步行和騎自行車出行。

 

報告提出了改善環境的方法,例如在家庭烹飪、供暖、照明等方面使用清潔的燃料;提供安全用水及良好的衞生設施,並提倡人們勤洗手;頒布禁菸法規,減少二手菸吸入;改善城市交通和城市規劃,並建造節能住宅等。

貸款 

世界衞生組織(WHO)於3月15日發布的報告顯示,2012年全球約有1260萬人因在不健康的環境中生活或工作而死亡,佔全球死亡總數近四分之一。其中700多萬人位於東南亞及西太平洋地區低收入及中等收入國家,多數人死於室內和室外空氣污染。

 

WHO:全球四分之一的死亡和環境有關

 貸款;信貸

 

 



新聞來源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全球四分之-的死亡和環境有關-024400487.html

8445B2162FF7B790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信貸 債務協商 貸款
    全站熱搜

    b11xj7bfj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